互助@矽谷

pablo (8)

在舊金山得到不少人幫忙,慢慢感受到這文化絕非一小撮人就能隨便形成,而是經過時間沉澱出來的。

在旁邊的人

初到陌生地區,從0到0.01靠的是香港僅有的丁點矽谷聯繫。有個從矽谷回港的前輩把我們介紹了給同為Ycombinator裏的公司,從而有機會和非常勤奮聰明的一群人合作。

透過和他們聊天,得知內部有一條不成文規矩,就是在YC裏的公司有疑問或需要幫忙的時候,其他公司會盡力幫忙。也許這也形成了他們很願意幫助其他人的一種氛圍。

雖然大家都是做不一樣的產品裏,但常常有需要找上同一個客戶,這時候有家伙伴公司幫忙問問相關情況幫助不謂不大。就算是面對大眾的產品,得到類似行業的前輩意見也一定獲益不淺。

這應該就是幾個成熟的Incubator裏最有價值的一項了,絕對能減省很多踩陷阱的時間。

在前面的人

有對在矽谷一段時間的夫妻幫過我不少忙,有一次見完面我問她:「那我有甚麼可以幫你?」

「以前我們倆剛到這邊的時候也得到不少人幫忙,我們就是做一樣的事而已,沒有要甚麼回報。」她笑說:「我們能看到你們很努力,也希望提供一點小幫忙讓你們能做得更好,然後你們成功後也會去幫助其他人吧。」

聽完他們的話,不禁想:吒咤矽谷的Paypal Mafia是否也有一樣的想法?

看來,讓他們看到他們所幫的忙,最後能產生效果才是對他們最有價值的回報。

在對面的人

最近有個客戶的翻譯部門剛換負責人,看到他們的用法不太順暢,就跑上他們公司了解一下。新的負責人剛加入三個月,言談間得知他以前就職於Zendesk,我也告知他我們正在做Zendesk的相關整合。

「做完可以找我!我認識相關的人可以介紹給你認識!」他聽完說道。

現在幾乎會詢問每個見過面的客戶有沒有相關翻譯需求的朋友可以介紹,假如能提供好服務的話,他們也會很願意介紹給他們的朋友。

其實startup或工作就是互助,讓其他人少點煩惱,多點精神上或實際效果上的得益,也一起進步。

除了主動找人幫忙外,當然還要確保自己是值得幫的:付出足夠的努力讓對方覺得幫你並非浪費時間,讓他們看到你因為他的幫忙而變得更好,那就夠了。只要看到付出和熱誠,其實很少人會覺得麻煩。

那社群就是有一堆不要臉的新人在找人幫忙,也有一堆不求回報的人在繼續薪火相傳。

心態@矽谷

pablo (9)這陣子常和不同的朋友聊矽谷和香港的分別,雖然香港在比較下是無可置疑地處於劣勢。但我還是覺得地域沒甚麼關係,重點依舊是人。在矽谷見了不少人,至少希望能概括出一些他們的心態特質。

為生命留痕的野心

那群人都很Ambitious,英文Ambition帶有正面的含義,常被翻譯成「志向」,可我覺得「野心」比起「志向」更能表達出對某個目標的那股「渴求」勁頭。

他們想讓自己的產品影響到更多人,或讓自己在某個領域不斷向前。雖然目標和金錢間接有關係,但背後推動他們的幾乎都是那股超乎現實的執著。那只是一個「Make a dent in the universe」的執著,不甘心於自己這輩子沒有留下任何痕跡就離去。對於他們,金錢只是達到目標的工具而非目標本身。所以才有一大群幾輩子都衣食無憂的人還在繼續忙乎,繼續推動各種創新,他們雖然已經有很多金錢,但那只是他們更為有力地去留下刻痕的工具而已。

野心會隨著時間變化,以Facebook為例子,沒有滿足於稱霸哈佛和常春藤聯盟、沒有止於全美大學第一,現在也不滿足於只是一個社交網絡,不斷膨脹的野心從他們的長線投資如Oculus或Internet.org可略窺一二。

「大躍進」時代有句口號:「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這句話邏輯上只對了一半,大膽不一定多產,只是膽小野心小卻多產的例子卻怎樣也想不出來。

勤奮耐勞、把很多時間花在刀口上

那群人完全沒有Work-life balance。半夜會看到他們的Email,吃飯聊天也是滔滔不絕地聊他們所執著的目標。應該說他們根本不需要Work-life balance,因為Life和Work已經無法分開。當對某個目標有一定程度的執著之際,能一直向著目標前進已經是最好的Life style。

最近和一個朋友吃飯聊天,他每天時間都排得滿滿的,就算是和他吃飯也是在聊產品方向。他一直在解決遇到的不同問題,有產品、有投資、有團隊,縱然每天幾乎沉浸在那產品上十幾個小時,但他沒有半點疲態。

「我很討厭那些嘴邊一堆鴻圖大計,然後每天只工作幾小時就去happy hour的人。如果真有遠大目標的話,每天16個小時也不夠吧?」我們剛好聊到工作時間的話題,他還打趣說:「最近和女生約會的時候也是滿腦子想著產品,她還覺得我好像沒有很在乎她,真糟糕被她發現了!」

他不但工作時間長,效率也高。他只做最重要的事情,而且不斷地改善流程,在同樣的十幾個小時裏能越做越多,就只因為有股超乎現實的執著伴隨著成就感和喜悅,推動他毫不疲累地向前走。他八小時已經能完成其他人十幾個小時才能做完的事,那十幾個小時的工作效果幾乎可以媲美一個小團隊。

不找借口、不抱怨、不自我陶醉

要放棄或做不好一件事可以有幾千萬個不同的借口,但要做好卻只能不斷地去尋找各種解決方法,捲起袖子做下去。過程中一定會有更多的問題,那群人並沒有「抱怨」或「找理由解釋」的思維,他們的腦中只想著「解決方法」。

不論甚麼問題或錯誤,第一個想法幾乎都是「如何解決」而非「因為⋯⋯」。

有個朋友的產品勢頭不錯,但未必能在積蓄用完前融到第一筆資金,他說:「大不了白天開Uber賺錢,晚上直接睡在車子裏,怎樣也要繼續下去。」他這句話讓我想起了Airbnb的創辦人如何賣穀類早餐讓公司繼續運作下去的故事

那群人從不會自我感覺良好,不論從哪家名校畢業,不論解決了多少問題、到達了哪裏,他們還是不斷地探索更多可能性。除了能力外,野心也隨著一直變化,到達目標後他們會有新的目標,繼續邁進,對他們來說,完成一個目標只代表下一段路剛開始而已。

他們依舊會繼續反省自己犯過的錯,依舊會繼續找出現有問題的解決方法,而非陶醉於自己已獲得的「短暫成功」或「輝煌背景」裏。已走過的路不重要,更重要的是前面要走的路。

與舊金山、香港、北京、特拉維夫或任何一個城市無關,有以上特質的人在任何地方都能發出光芒。矽谷只不過是剛好有特別多一撮這樣的人,從而吸引到其他類似的人來到,簡單的物以類聚效應。而且以上特質與外界客觀條件幾乎無關,無法想像一個有能力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有無法實踐以上3點的絕對客觀限制,所以限制只能是自己心裏所設的障礙而已。在互相影響的情況下,此類人的數目在矽谷似乎增長得比其他城市快,但也總能在每個城市都找到這些人,只是數量好像沒矽谷多而已。

他們不少是MIT、Stanford或其他名校的畢業生。當看到一群比你聰明的人,比你更勤奮地探究自己的不足,花更多時間去改善,除了比他們更勤奮更執著地改善以外,難道還有更好的方法嗎?

「你只滿足於父母的讚賞嗎?」

pablo (84)

Alex是個小時候移居美國的南韓移民。從小成績就不錯,在一所常春藤大學畢業後加入了三星在美國中部的分公司工作幾年,事事順境,無風無浪。

他在三星工作時常常做點小項目,然後興致勃勃地拿給父母看,而且得到讚賞。但他弟弟對他說了一句話:「哥,如果你只是滿足於得到他們的讚賞,我會對你很失望。」

因為這句話,他辭掉了韓國人群體中視為最好的三星工作,毫無計劃地隻身跑到舊金山,不再自我滿足於父母的讚賞。他到舊金山的第一天我們在某個meetup裏碰上,那時候他的產品還非常不起眼,甚至可說是不怎麼可能有市場。

當我回去香港兩個月再重返舊金山的時候,他已經換了個產品(oneminute),除了看上去比以前那個不知道甚麼產品更有趣外,更重要的是他為了產品的發展下了不少功夫。為了找到好的宣傳渠道,他想盡方法和ProductHunt(一個矽谷火紅的宣傳平台)的團隊交流,他戲言自己很無恥地隔一兩天就跑上去他們的辦公室聊天,把他們整個團隊變作第一批測試用戶。

除了成功地讓ProductHunt團隊愛上了oneminute,oneminute第一天在iTunes上線的時候,還有不少媒體作出了報導。現在他們產品的活躍用戶逐漸在增加,縱然只是很初期的產品,但還是很多事要忙。譬如每天在Twitter上和他們互動,繼續增加用戶的黏度。發展至此,他的團隊只有他一個人,加上一個兼職的工程師--而且剛剛因為正職太忙而離開了。

我問他有何打算,他說已經和不同的人接洽過,也正在找不同的解決方法,他沒有展現甚麼憂慮,縱然每天工作時間也許比16小時更長。

「遇上甚麼問題,解決掉就好了。」他笑言:「我還有點積蓄,大不了每天去不同的meetup吃免費pizza撐下去,因為我相信這產品。」

他沒甚麼經驗、沒甚麼資源、還不會寫程式,可你就是覺得他能繼續披荊斬棘,沒有可以難倒他的問題。我答應了如果他要做oneminute的中文版本,一定會盡全力幫忙。

舊金山科技蒼穹下的社交

pablo (59)

沒在美國念過書,也沒在美國工作過,剛到舊金山的時候認識的只有幾個香港朋友介紹的當地人和幾個客戶,社交圈子小得不得了。

在某篇文章裏知道了一個叫Weave的App,創辦人是小時候就搬到美國的香港人。以前在香港稍為用過,沒甚麼效果。但在舊金山卻很不一樣,掃來掃去,多認識了不少人。像是Weave的創辦人(他當然也用自己的產品)、很早就加入Pinterest的Product Manager、或是剛從芝加哥跑來舊金山擴展公司業務的Meal Sharing創辦人。

除了在他們口中得知不少當地文化外,更重要的是學得他們的經驗。知道了Pinterest從100人到700人的時候也遇上了很多不一樣的問題,也得到PM的一點建議--至少避免了掉進相同的陷阱。

Meal Sharing的創辦人聊完大家在舊金山的目的後,他邀請了我去參與Meal Sharing。主持的是一個Google的Product Manager,平時的興趣就是和在另一家Startup做Engineer的男朋友一起烹飪然後邀請朋友來進餐。他們只收取材料費,因為他們享受的是認識新朋友、共同聊天的樂趣。那頓飯除了多認識幾個科技業中人,甚認識了個美國總統大選競選團隊的負責人--他說2016年又要忙了。

當然還有EventBrite和Meetup上面幾乎去不完的活動和聚會,篩選得宜的活動裏很容易遇上潛在客戶或有共同興趣的朋友。

在這邊還遇上了以前在新加坡、日本認識的不同的Startup創辦人,甚至還有一個在香港念大學時沒聊過幾句話的師妹,因為Facebook告訴我他們也到了舊金山。

借助著科技還有大家很願意互相介紹朋友的文化,一個初來乍到的人要擴闊社交圈子幾乎沒有任何困難。

舊金山科技蒼穹下的生活

pablo (60)

上周末跟朋友去了郊外一趟,手機沒有訊號,頓時有種與世隔絕的感覺,難怪有人戲言網絡已經身處於空氣和水的同一個物理需求層面上,事實上這幾個月的生活也的確與科技分不開。

剛到舊金山的時候靠Airbnb找到暫時住處,才能在找長期住所的時候有個地方落腳。而且現在同事不在,空房也是用Airbnb直接租出去。

兩個男生住了大半年的地方終究會變得髒兮兮的,到Homejoy按幾下,隔天就有個大姐來把家裏清理得發亮。

約朋友吃飯的時候,他們傳過來的一定是Yelp上面的連結,吃完飯分開付錢也直接用Venmo付。有個朋友住在我家附近,就用Uber一起搭回去,兩個人加起來的車費和公共交通工具沒差多遠,但比起不知道甚麼時候才來而且慢吞吞的公車方便快捷得多。

最近還認識了一個新朋友,她正在把其他服務放進一個輸入法裏,也就是說那產品可以讓用家在WhatsappWeChat裏面打字的時候直接使用Yelp或Uber,讓本來方便的事變得更方便。

在外面吃得太多,偶爾想自己煮一頓,不過每天工作的時間都排很滿,加上可以買材料的地方都很遠,這時候看到了一家新公司Gobble,兩天後包裝好的材料就送到了家門口,如果不是試用的話價錢有點貴,但確實方便得令人咋舌。

生活因為各種產品而變得方便,省卻很多不必要的煩惱,也有更多時間花在自己更擅長的事情上。

** 以上的連結大部份都有我自己帳戶的邀請碼

我打字多過你食米

曾經很不喜歡討論,除了怕得罪別人、很愛面子外,我認為潛在原因是害怕自己真的錯了,只好逃避討論而不去面對「我錯了」這個可能性,而且還把這個動作美化成「有禮」與「和諧」。

最近常被問及舊金山和香港的Startup有甚麼分別,我認為其中一項是香港太有禮貌太愛面子了。

傳統家庭長大的我常被灌輸長輩是對的這一觀念:「我食鹽多過你食米」,這觀念在以前也許是對的。在一個資訊不太流通的社會裏,一個人的見識與他的年齡幾乎成正比,只有多活幾年才能多一點經歷、多一點途徑獲得知識。

慢慢地我們都變得很尊敬長輩、權威和上司的話,鮮去質疑當中的對錯,甚至連討論也很少,因為這好像有點「不禮貌」,不給「面子」。

但這二十年來互聯網的資訊大爆發讓見識與年齡的關係越來越少,上網的成本在大部份已發展國家都很低,在網上幾乎能學到大部份知識,網絡一代的見識比起以前同齡的甚至老一輩的非網絡一代要來得更多。食鹽多少和見識不再有直接關係。

對著長輩和權威,大部份人都表現得戰戰競競的--以前我也一樣。不過這陣子「沒禮貌的人」見得多了,覺得能獨立思考而且能以道理捍衛自己想法的人,比起處處表現有禮但失去自我的更有魅力。每次與有想法的人討論過後都能讓自己的思維更清晰,建基於事實的論點能消除大家各自的盲點--這絕非彬彬有禮、應聲附和所能帶來的好處。

曾經很不喜歡討論,除了怕得罪別人、很愛面子外,我認為潛在原因是害怕自己真的錯了,只好逃避討論而不去面對「我錯了」這個可能性,而且還把這個動作美化成「有禮」與「和諧」。

最近一直在教自己如何當一個asshole,也鼓勵團隊成員一起當asshole,希望能多提出互相看不順眼的地方,用道理互補彼此的盲點,從而一起改善。

我要五點下班

pablo (40)

這陣子參加的活動很多都在下午五點半或六點開始,但六點前離開公司在香港來說是匪夷所思,舊金山卻沒有甚麼問題。

我覺得這裏的人都很懶--他們為了下班找朋友喝啤酒,會想辦法用更少的時間完成工作;他們不願意做枯燥乏味的工作,會想辦法讓機器去完成,好讓他們能把時間投放在更有趣的事情上。

有一家做得不錯的公司我們團隊每個月都付幾百塊美金用他們的服務,一問之下才知道他們整個團隊只有7個人。另外聽到一家公司的CEO分享了一個小故事:他們團隊一共14個人,在過去14個月期間產品從0收入增加至每個月29萬美金。更別忘了只有13個人卻賣得10億美金的Instagram團隊。

在Startup裏不夠懶才是原罪,人少事多的情況下,只是「完成工作」並不足夠,更重要的是如何更有效率地完成工作,從而處理更多事情,慢慢地變成一個打十個,只靠延長工時比起大公司就毫無優勢可言了。

有些人很勤奮:他們能整天呆在公司慢慢工作十多個小時,只偶爾上Facebook偷個懶;他們多沉悶的工作都能一直做,而且毫無怨言(或者是一邊抱怨一邊做)。

這並非行動上的懶,只是思維上的懶。我有一個壞習慣,幾乎任何問題都以寫程式為第一考慮,忽略了有些簡單問題能直接用Excel更快地解決。工作時間是長了,程式也寫出來了,但實際的效果卻一樣。不但做其他正事的時間變少,連享受生活的時間也變少。

因此給自己訂下了一條小規矩,每天午飯都要想想明天怎樣做才能5點下班去喝酒,先學會偷懶、才能有效率地處理更多事情。

學不完的事情

真的動手幹下去

到舊金山已經三星期,每天排得密麻麻的都在見人跑活動,事情多起來幾乎做不完,所以凡是在香港不能做的事情全排在前面。連原來訂下了每星期寫一篇文章、走二十里的目標,也因為事情太多而暫停一次。

這趟在機場到舊金山市區的車上跟朋友抱怨說:「我覺得這裏變得好熟悉,不用Google Maps不看火車路線圖也沒差,沒有以前那種充滿未知的興奮感。」

還記得第一次在WWDC2011會場外向排隊的人介紹OneSky的時候那「心跳」的感覺,那該是我第一次向陌生人「搭訕」,幾乎每個詞都是從牙縫裏擠出來,口都震埋,才和幾個人聊完天就耗盡了精神躲一旁休息。

隨著產品的進步和客戶的增加,每次重返舊金山都見到不一樣的人。地方變熟悉了,心跳的感覺沒有了,但卻發現遇上不一樣的人依舊能有不一樣的驚喜。從一堆陌生的「潛在客戶」到能聊上幾句笑話的「現有客戶」,從提供產品建議的前輩變成提供市場和銷售建議的前輩,從見幾人小團隊變成了見略有規模的中型公司。

在活動裏他們都很樂於分享自己團隊所做過的「壞事」,怎樣從非正常途徑達到目的--他們沒有框框,只要你肯主動問,他們很願意說出訣竅--反正也沒多少人會跟著去做。

偶然在一個活動裏碰上了教我shameless的人,像小粉絲看到偶像一般,馬上去在他身上挖了不少建議。

拿完不少建議,也要靜下來思考沉澱,然後真的動手幹下去,畢竟這才是矽谷和其他地方最不一樣的地方,他們不只說,不只分享,更是切切實實地幹下去。

別再管學過甚麼

有些人從來沒有任何框框,他們以前做過甚麼、讀過甚麼並不重要,他們只知道自己將來想做甚麼--而且還真能一步一步地走過去。

剛到舊金山還沒找到穩定的居所,先住進了一個比較便宜的「難民營」,室友都是從美國各地或者世界各地來到矽谷探索的年輕人。

有個男生每天都很早出去很晚回來,很少見到他。有天晚上九點多回去看到他拿著電腦坐在客廳敲,就問他怎麼這麼早。他才剛從一個編程bootcamp回來,但還是繼續忙著寫程式。他今年才從肯德基大學的市場學畢業,因為覺得軟件是未來,加上自己對「製造一個產品」興趣濃厚,所以跑到舊金山來參加為期三個月的編程bootcamp:每天要做的就是「寫程式」,畢業的時候要能寫出一個能真正運作的產品。他早出晚歸整天全泡在那個編程bootcamp裏,他說畢業後的目標是在矽谷找份編程的工作--他知道不容易,但他很努力地朝那方向走著,同時他對自己的未來充滿興奮與期待。

有一晚,一個英國口音的帥小伙在屋裏逢人便問「你寫Ruby嗎?」他幾個月前剛從倫敦跑到舊金山,在AngelList上找到一份Startup的Business Development工作,下班在網上學Ruby on Rails,正在自己寫一個產品,那天他剛碰上一個設定伺服器的難題,希望在屋裏能有人幫上忙。很慚愧我沒能幫他解決問題。

另外在某個活動中認識了一個Mixpanel的Engineer,他幾個月前剛從Stanford的MBA畢業。他在學校的時候都跑去Computer Science的課旁聽,也自己在網上另找編程的資料學習。他認為軟體已經吃掉了世界,硬體正在崛起,但也需要軟體的輔助,他要趕上這個趨勢。

這讓人想起大概兩年多前有個女生說她想學編程,那時候以為她在開玩笑沒怎麼理會,現在她已是一家編程教育公司的CEO。

有些人從來沒有任何框框,他們以前做過甚麼、讀過甚麼並不重要,他們只知道自己將來想做甚麼--而且還真能一步一步地走過去。

Worst among the best

每個人都像一本活著的書,翻看完後,總能多獲得一點你所不知道的。

在舊金山遇過很有經驗的創業者,年紀輕輕就把公司賣了;也遇過在科技界從創業開始至今打滾十多年的前輩,和他們聊天會得到不少啟發。就算是經驗不足初踏入Startup的人,也有股莫名的熱誠,在跟他們分享經驗的時候也能讓自己重新審視所學到的東西。

以前認識一個朋友,他不喜歡和比自己能幹的人一起工作,我猜他討厭比不上別人那股失落感。可這卻是在Startup工作的魅力,身邊總不缺比自己聰明比自己有經驗的人,有能幹的團隊成員,有樂於分享所得的前輩同行,有取之不竭的經驗和想法,一直找到比不上的人才能攀比上去。

以前只喜歡看書、不愛見人。但在外面跑完一趟後,才發現在人身上可以找到更多驚喜--他們不會在背後寫上簡介,有一說每個人都像一本活著的書,翻看完後,總能多獲得一點你所不知道的。

回到香港一改常態多找朋友吃飯聊天,有個傢伙還問我是不是轉行賣保險。香港的Startup圈子沒有舊金山般蓬勃,但學習也不限於和Startup的人聊天,來(其實想用「回」一字)舊金山前去了一個小活動故事地攤聽他們說自己旅行經歷,也吸收到不少新營養。每個有衝勁的人都有各自的魅力和經歷,他們提供的每個「阿哈」時刻都會讓人覺得不枉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