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不知道甚麼時候再離開香港,就抓著不同的團隊成員多聊點天多瞭解一點。
聊過後驚訝地發現很多成員都是冒險家類型--這也很合理,加入一家小到不得了,而且無法跟父母朋友解釋的公司本來就是一種冒險。
有同事傳給我這句話,說她以前幾乎走上相同的路:"Some people die at 25 and aren’t buried until 75." 但卻在團隊裏活了過來。
對待未知的事情,而且把未知的事情處理得好對他們來說是一種享受。他們無法想像三個月後自己、團隊會變成甚麼樣子,但都充滿期待。因為過去的三個月搖搖晃晃地走過、成長過,所以大家都相信接下來的三個月也一樣:無法預計但是有能力去參與、有能力去改變。
另一個正在投資銀行工作的朋友說他正考慮放手一搏,做些自己比較有興趣的事。他的現職做得很好、薪水也很好,但他坦言對金融沒有興趣,覺得自己辛苦工作過後除了錢外沒其他得著。
有些說法認為要應付無法預測的未來就是冒險,應該把一切控制在可知的範圍內,但這除了把風險減少,同時也把希望一拼抹煞。
活著就是擁有一個自己有能力可以改變的未來,25歲死了不可怕,怕的該是沒有辦法、拒絕再活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