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的時候有一個教授,他的課很少人選,因為他都沒怎麼在「教」。上課播Youtube、然後叫你自己看參考資料寫程式;Notes只有幾條網上的參考連結;他的功課比其他科繁重,沒有標準答案;他考試的題目也很open,幾乎沒東西要記。
工作的時候有一個很願意放手的前輩,他不怕你沒做過,只怕你不願意去做。無論甚麼新舊難題,大都是傳來幾條網上的參考連結,一點方向,不問過程,只要結果。
他們沒有給我任何「教導」,但這幾年間他們的「啟蒙」令我成長最多--遠多於中學、大學(其他課程)。
不久前參加了一個活動,有人提問香港Startup鬧人才荒到底要怎麼辦。大部份的城市包括香港都不像舊金山,隨處都能抓到一把知道Startup是何物的人,應該全世界都在鬧人才荒。
香港的人才並沒有比較少,至少常能聽到:「其實香港啲人好鬼醒。」只是大部份的人都還不知道Startup是甚麼,還沒有接觸過世界頂尖群體分享出來的知識--還沒有遇到「啟蒙者」。
團隊裏絕大部份的同事加入以前都不知道Startup是甚麼,但經過磨合後很明顯地不比舊金山的差。因為資源與經驗短缺,團隊從來沒有「教導」新同事,他們都是被直接扔進池裏。因為Startup需要的正是受到啟蒙後,能自己學會游泳的人。而且還要跟著能啟發其他團隊成員,一起成長。
一個需要「被教導」的人應該不怎麼適合Startup充滿未知和變化的工作,這裏缺乏的不是「導師」和「學生」,而是「啟蒙者」和「有能者」。
商業計劃書 | Victor L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