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了幾個大型活動,有設立展覽攤位的,有純粹在展場內遊蕩的。也到處拜見了大大小小十多間公司。這輩子見過的人幾乎沒這兩個月的多。
從來也不是一個喜歡說話的人,初被扔到人海裏真有點不知所措。但想到那機票、住宿還有參展的費用,可不能讓錢白白花掉,也就硬著頭皮上了(真師奶)。
怎麼都要主動
參展前還以為就呆站著等人過來查詢,但第一天早上就看到對面攤位的以色列小哥極其主動地拉著過客聊天,馬上學下來。瞄到有誰的眼睛在攤位上停留一秒的話,就走過去握個手瞎聊一頓。走到別人攤位也不多等,直接湊上去問東問西,爭取時間多逛幾個。
和追女仔一樣,追用戶也需要主動一點。
多聆聽,少廢話
握手寒喧後,先逼不及待地介紹整個產品概況,但大多人都隨隨便便地「Interesting」、「Awesome」敷衍走掉,心也跟著涼了一截。後來覺得因為產品比較複雜,很少人會對整個流程感興趣,講太多反而無法讓人記住重點,就開始減少不必要的枝節。
除了減少廢話外,還要針對問題下藥。被「Awesome」幾次後,學會了先讓人家說話。人們都很願意分享他們正在做的產品,針對性地問幾個可能出現的困難,然後分享一下相關的解決方法,不少人都會主動掏出名片。
試探額外資訊
難得遇到目標用戶,除了替他們解決問題以外,也藉著機會聊一下產品將來的新方向,從而感受一下他們的觀感,蒐集一下反應。雖然大部份人都盡量保持禮貌讚美一下,但「Interesting.」和「Interesting!」其實很容易分辨,表情上的分別還是很明顯的。
經過幾百次Pitch和調整後,對產品更添瞭解,更重要的是得到一堆新市場資訊可以融進產品路線中。
而且,自己竟漸漸喜歡說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