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創業比賽裏評論一間Startup靠譜與否應該讓「創意」重於「Business Model」。
一個只有幾個月(或幾個星期)的產品應該是難以呈現創意的(詳見「創意」與「原創」),所以先撇開不談。但「Business Model」應該還是要問的,只是不一定要直接回答。
「Business Model」不只指怎樣賺錢,更重要的是暗示了怎樣去解決問題。整個流程可以簡化為:
- 解決某些人的問題
- 某些人願意使用
- 某些人願意付錢
- 產品繼續運作/改善
- 繼續有某些人來用
- 繼續有某些人付錢
- …
在華人社會,有些事牽扯到「錢」大家神經就綳緊了,但其實大家心底也很明白錢很重要,就是不喜歡明說。就算有人真的不用吃飯,團隊也要吃飯。一個產品要保持運作沒錢不行,要解決問題拯救世界沒錢也不行(請參考Batman和Ironman的故事)。
要做好產品,還是老實承認錢(用戶(解決問題))的重要性比較好,這應該是產品有用與否的最直接指標,也是產品應該追求的方向。
如果把問題拆開,其實看上去就沒那麼壞了。
「你的產品為甚麼人解決了甚麼問題?」
「你的產品有多少人在用(會用)?」
一個真的能解決問題、所以有不少人用的產品,錢還會遠嗎?
「我沒有Business Model,但每天都有上千萬的用戶在用我的產品。」如果這樣回答的話,再問下去應該就是要如何投資給你了。
只為興趣而做的話則可以理直氣壯地回應:「啥叫Business Model?我就是因為興趣而做,沒人用也OK,我做得開心!(吹咩?)」
只有「自High卻不想承認」的產品才會害怕牽扯到「Business Model」上去,大概心裏也明白,因為根本沒有解決任何問題,所以沒人要用,當然也不知道怎樣才能Monetize、變錢(中文還真沒有一個準確的詞能表達Monetize,這概念也許太邪惡了)。
這問題其實還是很靠譜的,至少它能讓你清楚自己在幹甚麼,也許它只是間接一點罷了。